据消息称,美国空军终于要给B-52轰炸机换雷达了。这雷达原本是给F/A-18用的海军货,现在硬塞进这架六十多岁的老轰炸机肚子里,测试一拖再拖、成本疯狂超标,连国会都急了——但这项目还不能停,因为美军指望它撑到2050年,继续在太平洋上空晃悠。说白了,美国不是不知道B-52老掉牙。隐身比不过B-2、B-21牛操盘,速度跑不过B-1牛操盘,但它有两个绝活:一是能挂核弹、巡航导弹、高超音速武器牛操盘,变成“空中武器库”;二是便宜(相对而言)牛操盘,摔了不心疼。所以美军咬着牙也要升级它的雷达、发动机、航电系统,还改名叫B-52J,听着新一点。但问题来了:雷达再厉害,飞机也得从机场起飞。而美军在太平洋的基地——关岛、日本、澳大利亚——全在中国导弹射程之内。解放军这些年可不是闲着,硬式机堡修了三千多个,反舰弹道导弹能打航母,打机场更不在话下。真开战,B-52恐怕还没看到目标,自家跑道就先被炸成蜂窝了。美军也不是没对策。他们一边翻修二战时期的老机场,什么天宁岛、贝里琉岛,分散部署;一边玩“防区外打击”,让B-52躲得远远的发导弹。但这又回到老问题:如果只是躲在后方射导弹,何必非用B-52?B-21更隐身,潜艇更安全,何必花大钱升级一个老平台?其实这背后是美军的战略纠结:既要维持太平洋存在感,又怕投入太大拖垮预算。B-52升级像是一场豪赌——赌的是中国不敢打机场、赌的是导弹打不准、赌的是老飞机还能吓唬人。但解放军早就把B-52列为“头号核威胁”,研究报告、防空部署、弹道导弹全是瞄着它来的。说难听点,B-52就像个穿新衣的皇帝。雷达再亮、导弹再新,也改变不了它飞得慢、藏不住、机场脆的现实。美军嘴上说“要用到2050年”,心里恐怕也虚:真到动手时,这老家伙到底是个王牌,还是个活靶子?升级B-52不是技术问题,是战略算计。美国想用最低成本维持威慑,但现代战争不是账本游戏——过时的平台+过时的基地+过时的战术,堆不出胜利。太平洋的棋局上,美军这一步,走得犹豫,还带着点自我安慰。


创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