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总统李在明上台没多久,就碰上这么个外交难题。中国今年9月3日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活动,阅兵式啥的,邀请了不少外国领导人。结果李在明直接说不去,派了个国会议长过去。这事儿一出,韩国国内吵翻天,国际上也议论纷纷。关键是,中国那边不但请了俄罗斯的普京,还把朝鲜的金正恩拉来,这对比就出来了。韩国这边呢,李在明派人去中国,还带了封亲笔信,中方高层接见时顺便给了个提醒,说韩国得跟反华势力拉开距离。 先说李在明为啥不去。韩国媒体韩联社8月20日报道,李在明确定缺席北京的阅兵,由国会议长禹元植带队参加。理由是行程撞车,他得先跑日本和美国。8月23日,李在明去东京见日本首相石破茂,俩人聊啥没细说,但韩国舆论不买账,因为李在明没提历史问题,国内一堆人觉得他太软。接着25日飞华盛顿,跟美国总统特朗普谈,许诺投3500亿美元到美国,换点关税优惠。 特朗普那性格,大家都知道,韩国得哄着点,美韩同盟是韩国外交的底牌,丢不起。韩美战时指挥权谈判还卡着,特朗普不松口,韩国经济上也得靠美国关税松绑。李在明这趟访美日,表面风光,实际压力山大,国内支持率刚上台时65%,现在滑到56.5%,老百姓关心民生,他得稳经济,拉消费,花30万亿韩元刺激内需。 李在明背景挺接地气的,穷小子出身,当过律师,进政坛后推福利政策,像免费校服、青年补贴啥的,当京畿道知事时还搞基本收入实验。2022年总统选战输了,2024年差点被刺,恢复后领导国会选举赢了,2025年6月当上总统。执政党共同民主党亲左,他得平衡美中关系。上台后喊缓和南北,恢复韩朝热线,但朝鲜不鸟他,金与正还说韩国是敌人。
李在明想修补中韩关系,禁反华集会,对中国游客免签,邀中方来10月的APEC峰会。但国内亲美派闹腾,国会有人联名抗议,说去阅兵会摇韩美互信。情报部门还放风,说中国可能策反韩代表,这话听着荒唐,但反映韩国政坛分裂。执政党新主席郑清来是强硬派,反美背景,放过炸弹坐牢,现在帮李在明打政敌,推逮捕尹锡悦,解散在野党。韩国这政治生态,党争激烈,李在明得小心翼翼。 中国这边,8月28日外交部公布,26国领导人来,普京、金正恩在列。金正恩这趟是重头戏,他2019年后外访少,这次确认参加,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,他坐防弹列车去。金正恩上台后推核开发、经济改革,设开发区啥的,但制裁压力大。美韩军演继续,B-1B轰炸机飞半岛上空模拟打击,朝鲜扛不住,得靠中国对冲。西方媒体老炒中朝矛盾,说俄朝合作疏远中国,这次金正恩来北京,等于打脸那些说法。 中朝关系传统深,抗战时是盟友,这次以纪念为名,避开直接军事风险,还借中国影响力缓制裁。普京来也正常,俄乌战打着,俄罗斯需要中国民用物资和石油支持,长待一周,看彩排到正式仪式。伊朗总统、缅甸军头也来,西方大国基本没影,斯洛伐克除外。日本政府呼吁抵制,但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来。整个名单看,发展中国家多,西方联盟裂痕大,中国影响力在亚太涨。
韩国不派总统,但没完全冷落中国。8月24日,李在明派前议长朴炳锡当特使,带亲笔信去北京。王毅见他时,说中韩关系关键期,韩国得推动合作上正轨,跟反华划清界限。这话就是中方的忠告,朴炳锡回应重视互信,请求转信给中方领导人,还邀来APEC。王毅同意,俩人握手结束。朴炳锡这趟成果公布,韩国媒体说中方提醒明确,韩国得避反华。韩国经济靠中国出口,四分之一贸易额在那,丢不起。 中韩1992年建交,从伙伴到战略伙伴,朴槿惠2015年去过70周年阅兵。但后来萨德事儿闹翻,尹锡悦偏美日,关系凉。李在明想修,谴责反华言论,推韩中日合作,但美韩同盟压着,他得现实点。派议长加特使万通配资,平衡中美,不冒进,还显诚意。韩媒说这是夹缝求生,李在明努力中方看在眼里。 金正恩来北京,凸显朝鲜策略。他留学瑞士,回国后接班,2018年跟文在寅会三次,2019年访华四次,后来疫情低调。2023年访俄,加强合作,这次来中国,信号是朝鲜不孤立,有中俄撑腰。相比韩国降级出席,朝鲜高调,差距明显。2015年朝鲜派崔龙海,这次金正恩亲自来,关系深化。东北亚博弈激烈,美韩演习加码,朝鲜压力转嫁中国。中国阅兵不是秀肌肉,是对正义的礼赞,但实际改写游戏规则。80年前反法西斯同盟,现在东方重生,新秩序成型。美国及其仆从退潮,中国恢复东亚宗主地位。 这事儿本质,东北亚格局变。中国影响力涨,韩国平衡难。金正恩借机破局,李在明务实选。忠告提醒韩国,别跟反华搅和。
创元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